【案例】輕信“代辦理賠”,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
車主W先生駕車發生剮蹭,維修預估3000元。一名自稱“理賠顧問”的男子主動搭訕,說能幫他“運作”,讓保險公司賠1.2萬元,事成后只要給他4000元“辛苦費”。
W先生想著“能多賺點”,便把身份證、銀行卡、保單原件給了對方。沒過幾天,男子便失聯。W先生再聯系保險公司時被告知:保單因“偽造事故現場、提供虛假維修單據”被暫停理賠,且個人信息疑似涉嫌其他詐騙,名下銀行卡還收到陌生貸款平臺的催款短信。
最終,W先生不僅沒拿到額外賠償,正規理賠也因虛假材料被拒,還因個人信息泄露遭遇電信詐騙,維權耗時數月才恢復正常權益。
【風險提示】了解這些“非法代理”的坑
1. 騙取信息,賣隱私:以“代辦理賠”為由索要身份證、銀行卡、保單號,轉頭就把信息賣給詐騙團伙,甚至被冒用身份辦貸款。
2. 虛假理賠,留隱患:為“多賠錢”,教唆車主偽造事故現場、虛報損失(比如把舊傷算成新損),一旦被保險公司查實,會直接拒賠,還可能被列入行業黑名單,影響后續投保。
正確途徑申請理賠,保護好您的自人信息:
1.認準官方渠道:理賠或咨詢直接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或通過保險公司APP、線下網點辦理,拒絕一切“第三方代辦”。
2.守住信息底線:身份證、銀行卡、保單號等個人重要信息,絕不能輕易交給“中介”“代辦”。
3.警惕“高回報”承諾:理賠金額、流程都有明確規定,聲稱“能突破規則多賠”或“快速搞定拒賠”的,都是造假騙錢。
拒絕非法代理,嚴守個人信息,讓保險為您保駕護航!
華泰財險大連分公司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