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老年人應該如何識別詐騙陷阱?
一、警惕“以房養老”詐騙
不法分子以“以房養老”為名,誘騙老年人抵押房產,承諾高額利息。實際上,他們將房產抵押借款后,盜取資金,一旦資金鏈斷裂,老年人不僅無法收回本金和收益,還可能面臨房產被強制拍賣的風險。
防范建議:選擇“以房養老”服務時,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正規機構和渠道。簽署服務協議前,多咨詢正規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員,與家人充分商量,仔細判斷“以房養老”活動的真偽和合法性,避免受騙上當。
二、警惕“投資返利”詐騙
不法分子以“低風險、高回報”為宣傳噱頭,誘惑老年人投資理財項目,以小額投資返利作為誘餌,不斷引導老年人加大個人資金投入,隨后迅速轉移資金。
防范建議:投資理財要選取正規渠道,并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多方查證,謹慎對待。警惕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不要盲目追求高息回報,以免上當受騙。
三、警惕“養生保健”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醫學專家或教授,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關注,推銷無效或有害的“藥品”,誘騙老年人花費大量金錢購買,最終導致老年人財產損失和健康受損。
防范建議:身體不適應去正規醫院治療,不輕信“專家”如要購買保健品,多與子女商量。
四、警惕“代辦保險、代理退保”詐騙
(一)代辦保險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不了解保險政策、辦理程序等特點,謊稱在社保局有熟人,通過掛靠公司虛構勞動關系或偽造年齡等方式,騙取老年人的錢財。
(二)代理退保詐騙
不法分子誘騙老年人退保,承諾更優的收益。先收取高額手續費,待退保后再推薦老年人購買“其他理財產品”,最后人去樓空。
防范建議: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高利保本是陷阱”,不貪圖小利。辦理保險相關業務,一定要去正規機構辦理。多學習金融知識,增強風險識別能力,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