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部分不良社會組織或個人以牟利為目的,通過各類網絡平臺,打著“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旗號冒充專業法律人士,慫恿、誘導金融消費者委托其“代理退保”“代理維權”,借機收取消費者高額咨詢費、手續費,獲取不法利益。此類行為不僅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加大了保險的理賠風險、擠占消耗行業資源、監管資源,其背后隱藏的虛假廣告宣傳、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騙取消費者錢財等違法犯罪活動,更是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華泰財險提醒您防范非法“代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需關注以下幾點,
風險提示:
1.信息外漏要警惕
不法代理中介取得消費者委托后,通常會以方便投訴為由,索取消費者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賬戶等敏感信息,不法中介組織不會對其所收集的消費者敏感信息進行安全、有效地保存,部分甚至擅自惡意倒賣消費者個人信息、使用消費者信息辦理小額貸款等。消費者應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個人身份信息,切勿將身份證、銀行卡等單證轉交他人。
2.虛假廣告勿輕信
不法代理中介冒充專業人士發布虛假廣告,以“專業退費”“征信洗白”“解決債務”等誘人標題為幌子,吸引消費者上當受騙,這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詐騙手段。這些中介機構往往會編造虛假的成功案例,夸大宣傳自己的服務效果,讓消費者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進而騙取代理費、咨詢費等費用。對于消費者來說,防范這種詐騙的關鍵在于提高風險防范意識,不輕信“代理維權”的誘導,有效甄別虛假信息。
3.詐騙手法要識別
不法代理中介為牟取利益,可能會采取各種非法手段,其中包括偽造公文、印章或教唆消費者提供各類虛假材料。這些行為不僅嚴重違反了法律法規,而且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法律風險。如果消費者被不法中介誘導提供虛假材料或參與違法行為,一旦被發現,就可能面臨法律責任和信用受損的風險。此外,還有一些不法代理中介在收取定金后,可能會以各種理由推遲或拒絕提供"服務”,這種行為可能涉嫌詐騙。對于這種情況消費者需要高度警惕,不要輕易相信中介的承諾和保證,避免遭受經濟損失。
4.正確維權莫丟棄
金融消費者在維護自身權益時,應當遵循理性、合法原則,樹立正確的維權意識,理性維護自身權益;參與金融活動時,要增強風險意識,遵守法律法規,了解自身權利與義務,警惕虛構事實、偽造證據等違法行為,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在遇到問題時,要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糾紛,樹立正確維權意識,維護個人信息安全。
華泰財險遵義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