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環境的變化,非法集資活動呈現出手段翻新、隱蔽性強、傳播速度快等新特點。為幫助廣大群眾有效識別和防范新型非法集資風險,現就相關風險特征及防范措施提示如下:
一、新型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征
1. 科技化包裝:借助區塊鏈、元宇宙、NFT等新興概念進行包裝,虛構"高科技項目"吸引投資。
2. 網絡化傳播:通過短視頻平臺、社交軟件等新媒體渠道快速擴散,突破地域限制。
3. 專業化運作:設立看似正規的公司,配備專業團隊,甚至偽造金融牌照和審計報告。
4. 年輕化目標:重點針對熟悉互聯網的年輕群體,利用其投資理財需求實施詐騙。
二、當前高發的五種新型非法集資模式
1. 虛擬貨幣類騙局
以"數字貨幣"、"區塊鏈應用"為名發行代幣,承諾"穩賺不賠"、"高額回報"。
典型案例:某平臺發行"環保幣",宣稱"持幣生息",實則資金盤運作。
2. 股權投資類騙局
虛構"上市計劃"、"原始股認購",承諾上市后獲得超額回報。
典型案例:某生物科技公司謊稱"即將赴美上市"募集資金。
3. 消費返利類騙局
以"購物返現"、"消費全返"為誘餌,要求預存大額資金。
典型案例:某電商平臺"消費滿返"模式崩盤。
4. 養老投資類騙局
以"養老公寓"、"健康養老"名義集資,承諾高額利息或養老服務。
典型案例:某機構以"預定養老床位"吸收資金
5. 跨境理財類騙局
宣稱"海外優質資產"、"全球配置",承諾保本高收益。
典型案例:某平臺虛構"東南亞地產項目"集資。
三、風險防范提示
1. 提高警惕意識
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對"高收益無風險"承諾保持警惕。
2. 做好投資前核查
查詢企業工商登記信息,核實相關金融業務資質,了解投資項目真實情況。
3. 選擇正規渠道
通過銀行、證券公司等持牌機構理財,不參與未經批準的集資活動。
4. 保護個人信息
不隨意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謹慎對待"掃碼送禮"、"注冊有禮"等活動。
四、維權途徑
如發現非法集資線索或已遭受損失,請及時:
1. 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舉報
2. 向公安機關報案
3. 通過"12337"智能化舉報平臺反映
請廣大群眾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樹立正確投資理念,共同維護良好的金融秩序。
華泰財險六盤水中支溫馨提示您:非法集資花樣翻新,但本質仍是“拆東墻補西墻”的騙局。請公眾務必提高警惕,選擇正規投資渠道,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若發現可疑線索,請積極舉報,共同維護金融安全。
(供稿:華泰財險六盤水中心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