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康養服務、區塊鏈、虛擬貨幣、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科技、云養殖、綠色經濟、新能源、跨境電商、影視投資、銀行合作方等旗號,通過編造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回報,假冒銀行名義等手段,進行非法集資、非法放貸、違規銷售金融產品、虛假金融廣告宣傳等非法金融活動,存在較大風險隱患。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增強金融消費者對非法金融機構及非法金融活動的識別能力和防范意識,維護良好金融秩序,云南金融監管局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
一、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金融消費者應保持理性投資心態,提高信息甄別能力,不輕信高息誘惑,不盲目跟風投資。在參與金融活動前,選擇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務必核實相關機構是否具備合法經營資質,如查看營業執照、金融許可證等。
二、充分了解產品信息。對金融產品進行充分了解和風險評估,關注其收益與風險是否匹配。投資決定前,要對投資風險進行全面評估,確保自己能夠承擔相應風險,警惕誤導性營銷宣傳說辭,避免因“熟人背書”放松警惕。
三、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不隨意透露個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盡量親自辦理金融業務,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辦,謹防個人信息被盜。
四、及時舉報非法行為。非法金融活動破壞金融秩序,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一旦發現非法金融活動線索或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應立即向相關部門反映。
(內容來源于:云南金融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