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我司收到客戶w先生投訴,表示其未曾投保過我司百萬醫療險,我司擅自承保,現保單雖退保,但其懷疑我司勾結外部組織進行非法活動,要求核實并予以答復。
經查實,客戶發現自己有多家保司投保百萬醫療險記錄,但其本人表示均未曾投保過,向銀保監局投訴涉及承保的多家保司,希望監管局協助查明相關情況。我司所涉保單為通過保險經紀中介銷售的一年期百萬醫療險,承保時間為2021年6月,投保方式為網銷投保,保費按月分期繳費,于2021年06月繳納首期1元保費并簽訂后續保費扣費協議,投保成功2分鐘后解除簽訂的扣費協議,保單于2021年8月因逾期未繳保費,超過保費繳納寬限期自動終止。
多方查詢核實發現,客戶身份證曾于2020年初發生遺失,我司所承保保單中姓名及身份證號為其本人,但聯系方式非w先生本人的手機號碼,而保單中聯系電話同樣不屬于我司員工(含外包、門店主及店員),排除保司勾結外部組織進行非法活動事宜。但目前仍無法證實何人冒用w先生進行互聯網保險投保,以及將來投保人是否會利用相關保單進行保險金騙取。
目前,相關保司已對w先生所涉保單做退保處理。客戶雖未發生實際經濟損失,但信息盜用造成名譽受損,保司對其個人承保的風險評估發生變化,或可能對其未來投保各類商業保險產生影響。
從該案件我們獲取的經驗教訓:注意日常生活中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發現信息泄露應及時止損。注意防范退保黑產、非法騙取保險金等保險違法事件。發現自身利益受損時,懂得多渠道獲取止損幫助。